国培个人心得反思总结2025(汇编3篇)

时间:2025-04-16 14:18 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个人心得反思总结2025(通用3篇)

国培个人心得反思总结2025 篇1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国教育部决定20xx年10月27日开展国培计划,为不同条件下的教师培训提供了学习方便。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的飞速前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首先要肩负重任。

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有幸同我校有一些数学老师参加国培计划,实感荣幸,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网络学习的优越条件,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这种高效网络培训模式,无异于给传统培训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特别是让我们教师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因此,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培训的时间要到20xx年1月15日才结束,可是现在正在进行中,面对繁忙的教学工作,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想,这样好的培训,要是假期该多好啊!我是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其教龄已经是9年了,可是我总觉得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总是有一些困惑,就是在讲解应用题时题目不读,答案就出来了,可有的学生开导了半天,还是什么也不懂,所以这就导致了答案都出来了还有啥可启发的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勉强的讲下去。正因为如此,底子好点的学生,他们就感到很烦,没兴趣,觉得老师的讲解很啰嗦和让人心烦,可是仅仅是叫个别同学懂,或者是少数同学懂,当然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可是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难道仅仅这样就足够了吗?我们要面对是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班的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准是全体学生的素质怎么样?具体的文化底蕴到底怎么样?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是否高,并不是专门评价个别的学生分数是否高?这就说明差一点的又赶不上,好一点的学生觉得不够学,导致上课不好上,这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果不讲吧,我们的农村学校,多数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大多数学生属于学困生,对于学生的学习一定是老师给包了,假如多讲了,几方面都不讨好的,自己还觉得很累很累,学生觉得繁。是讲好还是不讲好呢?

通过了学习,了解到一些道理,实际上学生爱不爱听你的课,还主要取决于老师的讲课的方式方法,但这并不是一天两天所能提高得了,那可是一辈子的终身的不断学习才可以的呀!还要加之自己的为人和良好的心态呀!

这次国培收益很多,例如:统计与概率方面:知道了“统计与概率可用一个核心词就是统计观念,又归纳为数据观念,统计学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据,数据是有实际背景的。

1.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统计意识的策略,培养学生想到用数据帮助我们进行统计。

2.为什么收集数据?应该让学生讨论举手收集数据并不是很科学站队收集的方法有偏差,很局限,有从众心理,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无论我们怎么抱怨,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以你无法预料到的情况进入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培养学生除了让他学习些技术能做的还要让他学习技术不能做的。数据来了,把它求个平均数,画个统计图,技术不能做的是数据是怎么来得的,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的数据?这个数据收集的合不合理?以及画完图以后我能得到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能帮助我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技术不能做的。我们的老师要培养人变得比机器更聪明一点。所以要鼓励学生讨论和收集数据的方法。”

总之,通过学习,对我们的好处很多,虽说很忙,今后还要坚持努力,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努力和奋斗,使之在教学中渗透自己的数学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素质。

国培个人心得反思总结2025 篇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而要创新就必须要有人才,要人才就离不开教育。而承担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就是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势在必行。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和环境下,我有幸参加了_年11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_)。

担任这次培训的讲师都是我省我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他们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是新思维,新模式的展现。他们的开拓性和艺术性,都给了我们强有力的震撼。因此,我在此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反思。

一、人能够唯一选择的是态度

记得有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当今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是融入社会之中的,因此,我们诸多方面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制约。有好多东西是我们不能选择更不能改变的,但有一点是我们能做到也能选择的,那就是态度。教师就其性质来说,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结果。常听说教师是良心活,是为知识而教、为能力而教、还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教,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就是决定学生是否能成为人才的一个因素。认真积极的态度也是老师价值的具体体现。在承担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中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就必须要选择积极的敬业态度和人生态度。

二、把教学当作事业

培训之前,就我个人来说,是没有这样高层次认知的。其实我们大多数基层教师恐怕都没有这样高的定位。把教学作为工作对待已很不错了,更有一部分是作为谋生手段的。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是“混生活”,“为养家糊口”等,这样对教学工作必然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不改变这种认知,那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就有必要而且必须去反思,改变现有观点,提升自身认知。力争在教学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必须要将其作为事业来来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三、思考中借鉴

现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创新之声不断传入我们耳中,诸如杜郎口、昌乐二中、衡水模式、北京十一校等。对待这么多模式,我们究竟何去何从,这些模式是不是合适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去认真思考。正如阳静老师所说:“杜郎口夸大学生的表现欲望,衡水中学追逐高考名利”,“都是些疯子”。因此,我们不能去照搬哪个模式。只有借鉴吸收,来提升课改,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就必须从自身出发,不断思考、反思和创新。

四、一点反思

两周的培训,转眼就要结束了,经过培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但重要的是我们返校后能做什么或怎么做?如果没有具体的策划和措施,我想再过两周,我们仍然还是以前的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自我激励和具体策划。但这往往和文体局或学校的有关规章、规定相冲突。这些规章、规定就是那个框,把我们框在其中,一但越出,就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我认为应该给那些局长、校长进行相关培训,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达成共识才能促进发展。

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研修培训,使我从师德、专业精神、教学艺术、教学理念及对新课标和高效课堂构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好多理念还处在模糊阶段,想起来有,但具体去表达或操作又好象全无头绪。因此,我除自己多读书,多研究外,更渴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以求促进提升,和全省的同仁共切磋以求促进发展。

国培个人心得反思总结2025 篇3

我有幸聆听了“国培”(20xx)——湖北省幼教专家巡回讲学,并现场观看了各市幼教高手们的教学,真是受益匪浅。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此次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提深了我对幼教工作的认识,并深切地感受到了幼教的意义深远。在幼教这块圣洁的领域,早已有这些倾心幼儿教育成长的专家学者老师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酿出了香甜的蜜。

二.省妇幼保健院的杨勤教授讲了《幼儿的保健-营养-安全》。她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使我全面地了解了幼儿0—6岁的生儿发特点、营养保健常识、安全防护要点。

其中有几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1。严把入园体检关,对入园儿童的健康状况作好登记。做好过往病史、遗传病史的记录。2。晨检不能流入形式。要寻问家长,观察孩子面色,检查异物。3。做好幼儿的预防接种宣传,控制传染病。做到窒内空气流通,玩教具清洗后最好在太阳下曝晒,口杯餐具蒸气消毒最好。4。食物要做到定点采购、索证、留样登记。对过敏史贫血的儿童要注意食物的分配。5。少吃反季节的生长期人为缩短的食物。6。不能代孩子父母喂药,以免好心办坏事。有病的孩子最好劝其在家休息。7。做好儿童各项资料管理。所定的制度要有可行性。

这些宝贵的知识要点,像一盏明灯,给我的幼儿园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点点滴滴,都是倾心传授。

三.荆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黄向荣的《在园本教研中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亮点”多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说:“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与老师的教导和示范习习相关。”这就需要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如何来的呢?是在园本教研中来的:1。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挖掘研究课题。2。老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少作“无效”提问。在提问中把握问题的开放性,系统性,难易性。4。对孩子的肯定要细化,不能一概面论为“你真棒!”从而使表扬失去了意义。5。善于在教学中“牵引问题,”做到形散面神不散。6。多做教学反思。经验+反思=成功。

这些都是黄园长工作经验的总结,能当面聆听她的讲座真是幸运。

四.黄园长的教学理论与华师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的吴航教授的《幼儿园游戏课程理念设计及实施》有着相容兼并,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这次讲学中,吴教授铿锵的语言节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一个家长把孩交到你的园中时,心里是忐忑不安的:你会怎样教我的孩子呢?”

以课堂为阵地教学是不适应儿童的,是不能满面足儿童个体特点的。因为儿童的认知是“表象”的。幼儿的认知不是在老师的嘴巴上,而是在孩子的手尖上。

那么如何设计游戏及实施游戏,让儿童在玩中学呢?我觉得吴教授讲学的精髓在于“让游戏生成课堂”,及“让课堂生成游戏”。这两句话说来容易,真正落实到活动中是很不容易的。既要保证儿童游戏的自主性、自然性、教育性,又要兼具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性和教学性。这就要求老师有驾驭游戏的能力,做到过程的操作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她说:“老师们要学会在活动中观察,观察,再观察。。。,让你的教育“慢”下来,不要把你的教学目的直接抛给幼儿,要让孩子们在玩中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这些理论真是太妙了!

另外,观摩了应城市实小马利老师《漂亮妈妈的发屋》,孝感市李娟老师的《我会开车》,还有本市实小的《首先有一个苹果》,市机关幼儿园的《有趣的电池》。这些精彩纷呈的现场执教活动,使我认识到“教无定法”,真是各将本事兴教园啊!同时,我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所好的幼儿园,除了硬件设施跟上,除了科学化的管理,还得有一批热爱幼教、奉献幼教、研究幼教的高素质的幼师队伍。

观摩课的专家现场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从专家们的点评中,学到了很多评课的知识:比如看游戏的选材是否具有生活性艺术性,是否达到了游戏活动的目标,游戏的综合性直观性特点是否突出等,都有了一定的认知。

最后,感谢上级部门给所有的学员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