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述职报告(精选3篇)
村镇建设述职报告 篇1
一、基本情况
史口镇规模调整后,所辖61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77人,驻地人口8400人,总面积93.05平方公里,社会总产值16.6亿元,财政收入800万元,规划区面积401公顷,建成区面积134公顷。
史口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镇府距城区15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西靠博新路,东接辛河路,中有东张铁路纵穿南北,油麻路、南三路和东营市唯一的一条国道——220国道横贯东西。拥有津东化工、万通石油化工、顺源建材、龙源化工等8家工业龙头企业,依托东张铁路新建成年吞吐能力为800万吨的东营西郊铁路货场,境内还有油田现河采油厂作业队、稠油厂、油井林立,地下资源丰富。农业有冬枣、大蒜种植,波尔山羊、蛋鸡养殖等,引导发展绿丰特色养殖示范场,波尔山羊购销服务中心,冬枣气调库等农畜服务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蔬菜、林果、畜牧为主导的城郊特色农业体系。
(一) 科学编制规划,确保建设成效。规划工作是村镇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自20__年开始,我镇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城镇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城镇功能和发展目标进行了科学定位,确保规划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胜利油田设计研究院对史口镇总体规划进行了编制,委托市设计院和区设计院着手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先后完成了镇政府驻地、居住小区、铁路以东村镇、驻地商业街、府前街两侧、消防路、镇政府南侧绿地、南二路沿街规划、镇政府驻地六项专业规划等详规,并对全镇61个行政村的规划进行了调整。我镇的驻地详规履盖率达到了100%。
(二)以总体规划依据,加快村镇建设步伐。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小城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规划审批原则,二层以上建筑需经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建设质量都要经过资质部门进行质检,每一个项目都有审批手续,“一书两证”发放率达到了100%。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镇先后实施了商业街改造工程、居住小区工程、敬老院扩建工程、学生吃住工程、计生楼工程、行政办公区工程、南二路绿化工程、锅炉房工程等建设项目。注重完善公路网建设,积极协调油田有关单位,投资260万元,新建南三路、南二路经火车站到现河路、劳家经西商路到南二路三条柏油路,逐步形成了“柏油公路村村通,出出进进都方便”的软环境建设新格局。抓典型带路,创造良好的村镇环境,近年来,通过有计划的选择一些经济基础好,有集中连片、建设住宅条件的徐家、北二、北三村作为建设小康住宅试点,目前我镇一批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新颖、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和经济适用的住宅和房屋相继建成,改变了过去那种落后的住宅模式,逐步转变到经济适用上来。近年来,全镇共建设文化大院175间,民宅400户,安居房122间,村庄内道路31.05公里。
(三)坚持建管并举,切实加强村镇管理。按照《城市规划法》和“一书两证”制度,深入各村开展村镇建设执法检查,规范小城镇建筑市场,努力杜绝无证设计和无证施工。所有镇内二层以上建筑经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建设质量都要经过资质部门进行质检。强化村镇管理,依法取缔非法占道经营,规范镇容秩序,强化道路养护,安装了路灯,实施了村镇绿化硬化工程。如针对南二路两侧乱堆垃圾屡禁不止的情况,镇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动用推土机两台,一次性进行集中清理。在府前街及部分村庄的道路两侧安装路灯459盏,解决了村民学生夜间行路难问题。对南二路两侧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旧房,建设商品房,共拆除房屋196间,拆迁面积2720.44平方米,镇村容貌得到明显改观。
(四)通过产业培育,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史口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走的是符合本镇实际的`工业化道路。一是高度重视引进带动作用强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大的津东化工、万通石油化工、顺源建材、龙源化工等8家工业龙头企业,力争形成“建好一个、促成一批”的联动效应。二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打造我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培育和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林果、畜牧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三是引导市政、建筑、安装、电力通讯企业多元化经营,扩大施工领域,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把镇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城镇上来,集中建设,连片开发,统一配套。通过产业培育,壮大经济规模、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五)依托市场,拓宽筹资渠道。为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我镇政府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村镇建设的新要求,在村镇建设中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坚持谁投资,谁收益和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把村建设全面推向市场,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形成以镇财政投入为主,企业投入为主体,村级财政为补充的多元化体系,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使村镇容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加大旧村改造力度,村容村貌得到改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村庄改造势在必行。自20__年开始,史口镇党委、政府针对本镇农村宅基地缺少统一规划、村容村貌差的问题,在全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旧村改造。20__—20__年全镇已有 48个行政村完成了通街通巷任务,共涉及农户口2316户,拆除旧房7439间,拆除面积达111875平方米,拆除围墙18490米,收回空闲宅基地92000平方米,村容村貌不断改观。
二、村镇建设的经验教训
由于详规制定完善,措施执行有力,符合我镇实际,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我镇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5幢住宅楼建设工程、敬老院扩建工程、南二路绿化工程、商业街改造以及61个村的旧村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都是在完成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后实施的,我们的经验是搞好城镇建设,一是搞好规划;二是严格执行规划;三是有一支能吃苦受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能打善战的村镇建设队伍,切实提高村镇建设水平,加快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形势
虽然我镇在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宅基地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特别是旧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群众规划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要求金额赔偿数目较大,不服从宅基地安排,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个人自愿性强;群众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不高,土地乱挖乱占现象时有发生。在总体规划方面,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
村镇建设规模比较小,建设很零星,没有成片开发。化工园区、企业建设都在西北稠油厂附近,距镇政府很远,规划区内的建设不集中,很空,再就是受环境(高架桥)的影响,铁路两旁无法展现我镇欣欣向荣、繁荣的景象。
2、有关政策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土地方面: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形势很严峻,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用于建设用地的面积太小,规划区内的面积就更小,好多工业项目就坐落在规划区以外,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不符合村镇总体规划。
规划方面:我镇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详规履盖率达到了100%,规划虽已完成,但实施难度相当大,一是由于资金薄弱,二是没有成片开发,特别是工业用地,大部分项目都建设在了沿路两侧,形成了沿路一张皮现象。水、电、路、暖很难配套,近期规划目标实现不了,远景规划更难实现。
建设方面:单位搞建设严格“一书两证”办理手续,农民建房,镇上只按规划放线,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方案好,但由于群众缺乏认识,推广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旧村改造的进程。
执法方面:在执法方面,乡镇没有执法权、处罚权,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才有权实施,在对农村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等问题处理上,难以取得好的成效,若强制执行,群众上访、闹事等问题会随之而来。
改造拆迁方面:现在旧村改造法律法规不定性,若按拆迁条例,对村庄不适合。在补偿方面,各村经济能力也有区别,补偿方面难以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
村镇建设述职报告 篇2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今天,我代表xx镇村建办就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作如下汇报。
上半年,我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制定的“三大工程”目标,努力从源头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尽心尽力,围绕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以“人民满意”为奋斗目标和准则,做了一定的工作:
1、完成了xx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将作为我镇今后村镇建设发展的指南针。
2、创建江苏省生态镇已完成专家评审工作,下一步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复查。
3、开工建设日处理5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可望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4、组建了百人保洁队伍,逐步改善村庄环境卫生。
5、实施姜溱公路xx段的拓宽改建工程,目前已完成花木移植工作,电力杆线迁移、房屋缩让方案已制定完成。
6、确定了长江水和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在xx镇境内的线路走向。
7、规范各类广告灯箱,过街横幅,彰显特色,做优做美。
8、制定了单位建设、村民建房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并严格实施,上半年,共审批发放村民建房《规划许可证》48份。
由于村镇建设工作点多面广,工作内容繁多,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分析,以机关制度为指导,我办又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职责、人员职责表、工作学习制度、办证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工作有章可依,有了具体的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树立了部门形象。同时,我办又突出抓好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定期组织矛盾协调,不定期现场办公,不定期巡查走访。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上始终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人要有人样,做官不能有官样。”
今后我们村建办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用心想事,用智谋事,用力干事,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回报社会。
谢谢大家!
村镇建设述职报告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兄弟单位的同仁: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在这里发个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上午,我们在县纪委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安吉县的几个村和社区,我感到受益匪浅,感慨颇深。说句实话,我在去之前根本没有想到邻县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手笔会如此之大,放眼望去都是齐整的房屋、宽敞的村道、优美的环境、齐全的配套,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虽然地域不同,环境客观因素也不同,但这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大的压力,但我们会把这种压力当成追赶的动力,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法,增强服务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切实实为百姓服务。
现我将我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洋北村位于雷甸镇西郊,东临09省道,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农户566户,农业人口2228人。20__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894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7500元。20__年,因临杭工业区建设需要,我村作为核心区块,实施了整村拆迁。农民经过两年的在外过渡,于去年11月底开始入住安置小区。这标志着我村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转变成为农村新社区。村民的集中居住也为我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具体做法
今年,我们按照上级指示,积极争创便民服务中心示范村,以满足农村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洋北村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建立组织,建设服务中心
首先,营造氛围,建立工作机制。虽然办公楼建筑面积较少,但我们坚决不缩小便民服务中心面积,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明确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并通报我们村两委对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路和运作方式,真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成立了由村书记任组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洋北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其次,筹措资金,做实硬件设施。如今,新办公楼仍在装修,我们筹措了30万专项资金用于便民服务中心专项建设。其中我们的便民服务大厅100平方米,配备了电脑、空调、升降吧椅、饮水机、打印机、复印件、图书、报刊、触摸屏等硬件设施。
最后,配备人员,落实相关制度。大厅内预设便民服务窗口6个,配备办公桌椅6套,相应设立公示牌6个;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6人组成,制作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和办理程序告知单,便民服务大厅入口处悬挂电子显示屏。为方便办公及与有关单位联系,方便群众咨询,向社会公开服务事项和内容,便民服务大厅还准备安装服务热线电话一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行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为民服务
服务于民始终是我村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根据镇党委政府要求将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党建、劳动就业、城乡养老、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站式”服务。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后,我们立即着手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的正常运作,落实轮流值班制度,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治安调解、文化体育等服务,并做好台账记录。另外,还将各项政策、办事程序、业务指南、工作流程图等制牌上墙,将服务项目、服务渠道、电话号码等制成《便民服务手册》分发到户,让村民进一步了解办事程序和所需材料,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实行“面对面服务,一站式服务”。此外我们还将经常利用远程教育网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技能、致富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改善工作方法,推动便民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切实实地使我村便民服务中心能成为“群众自治、管理有序、设施配套、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进一步推动我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