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课程设计方案(精选3篇)
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课程设计方案 篇1
在中职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中,如何设计好课程的操作流程,对于建构语文活动教学体系,改善课程实施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活动课程中,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在教师方面,课程设计需要创设出具体而有效的活动情境,提出活动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总结和评价活动情况,布置适当的活动课程作业。
在学生方面,课程学习需要进入具体语文活动情境,根据课程材料准备,进行积极的活动建设,并且深入总结活动心得,最后完成语文活动课程预留作业。此外,在中职语文活动课程实施前的预习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课前做好活动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促使语文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一)创设语文活动情境
在中职语文活动教学中,情境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为只有学生进入了预设的良好教学情境,才能使其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从而有效的学习语文。就活动而言,设计一个充满趣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课程模式,这样才能使活动从开始时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亲身感受一种真实的氛围,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活动情境主要包括道具情境、言语情境和声像情境这三个方面。道具情境是在设计和运用活动道具的过程中,营造的一种真实、逼真的模拟情境。言语情境是指教师在导语设计或者环境讲述方面利用一些与活动相关联的,具有渲染气氛作用的言语,吸引学生进入预设情境的方式。声像情境在利用一些学生喜欢的,与活动主题相配合的音乐和影像因素,构造一种逼真、形象的情境,推波助澜的促使学生进入这种佳境,让学生在声像手段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二)做好语文活动的前期准备
语文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仅仅浮于表面,也不能单纯的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语言和文学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有效进行情感体验。使活动成为语文学习的良好载体。那么要实现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促使学生对活动课程需要的文本内容作一定程度的解读,理解和领悟教学的基本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搜集语文活动的相关有效信息,积极、全面的准备活动课程的相关对应措施。在活动前期准备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些相关的活动要求,引导学生做充分的、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准备工作,而学生要结合活动的特点,积极的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更好的做好前期活动准备。
(三)进行活动的互动交流
在语文活动课程的操作过程中,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关键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活动内容、教学预定目标,井然有序的组织和开展游览参观、应聘招聘、辩论竞赛、考察报告和现场直播等活动课程。对于这些活动内容,教师不但要努力的打造一种积极、愉悦的活动互动氛围,达到真实而有效的模拟活动效果。教师在活动中应该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引导学生走入活动文本,利用活动建构崭新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对于活动并不是局外人,而是活动的一份子,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时机、认真观察,时刻注意要及时调控活动氛围,而不是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活动。关于学生,应该以乐观、享受的心态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的去进行交流、切磋、参与和论辩,从这种活动手段中加强情感、能力和认知方面的训练,自觉地在语文活动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当然,开展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并非目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才是最终目标。
(四)合理进行活动后期小结
在中职语文活动课程中,活动总结不仅是最后阶段,而且也是改善活动方式的重要反思阶段,在积极的互动交流之后,对活动课程实施状况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总结的形式不必拘泥一种,而应该多种多样。本阶段是活动过程的尾声,但并不是意味着活动的终结。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对活动兴趣的持续和延伸,是活动结构完整,过程突出有序,后期小结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如开展观看采访节目新的、给直播栏目一句话、最佳辩手评比等形式,让活动形式与实际效果紧密结合,这不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思维能力,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五)布置适当语文活动作业
在语文活动课程任务完成的'时候,教师应该布置一些与本次主题活动相关的作业,在布置时应该注重数量的适中,这样不但能够扩展学生此次活动的深度,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中情感体验,而且还能提出下次活动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好充分的活动课程预习。
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课程设计方案 篇2
“七巧板”活动设计方案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还可拼成一些中、英文字母。
一、指导思想: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二、开展意义
七巧板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七巧板多幅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能力。
三、条件与经费保障
开展“七巧板”活动小组,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班主任老师的协调,以及对七巧板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
四、准备阶段:
1、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认识及参与意愿;
2、确定好参与学生。
3、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自己琢磨、研究、推敲,总结七巧板经验、方法。
4、教师要认真组织活动,让七巧板活动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学习,启发学生的智慧。
五、实施阶段:
1、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七巧板知识,了解不同的技巧;
2、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实践、练习、提高。
六、提升展示阶段:
1、七巧板比赛;
2、整理活动时的文字、图片材料,留下档案材料,为今后
七、参与对象:
四年级学生自愿参加。
八、开展活动时间:
周五中午
九、活动内容:
1、学校已有的七巧板材料;
2、网上搜集材料;
3、练习材料。
十、活动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七巧板一套,民族音乐磁带一盒。
学生准备:一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师引入: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七巧板)你们玩过七巧板吗?
师:七巧板游戏是我们老祖先的一项卓越的创造。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正方形,6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七巧板在世界上有“东方魔板”之称,风靡全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玩“有趣的七巧板”。
活动一:赏一赏
(1)出示一艘帆船并介绍:这是一艘由七巧板拼成的乘风破浪的帆船,它是1994年由香港承办的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会标。
(2)出示一棵老树、一只乌鸦、一座桥、一间房屋。问:看到这几幅图,你能联想到什么?(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师:这些都是用七巧板拼出来的,请小朋友任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3、全班交流。选派几人到黑板上来展示自己的拼法。
活动二:试一试
1、请小朋友用自己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正方形。要求:先自己拼,再在小组中交流。学生拼摆,师巡视,有困难的加以指导。
2、全班交流。选派一人到黑板上来展示自己组的拼法。
3、小结:我们在拼摆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几何图形互相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拼摆得又对又快。
活动三:猜一猜
1、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形的阴影,谁能猜出来它们分别是什么?(出示:①帽子②小猫)
2、请每个小组选择好一个阴影,共同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来展示自己的拼法。活动四:想一想(异想天开)
1、师:刚才,小朋友摆得真不错,接下来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异想天开说一说。
2、老师也拼摆了各种图案,请小朋友观察他们像什么,在干什么?
3、小组讨论再交流。
活动五:赛一赛
1、师: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比一比谁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要求:拼出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拼得快的同学可以去参观别人的作品,取长补短,或者给别人的创作提一点意见,供人参考。
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课程设计方案 篇3
1、参训人员:新员工特训班全体员工。
2、拓展地点:公司拓展训练场。
3、培训形式:15人至18人左右为一组,每一组选一位组长,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教练就游戏的目的和作用对学员进行引导,学员对游戏过程进一步进行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