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应急预案(通用三篇)

时间:2025-08-15 10:06 应急预案

施工方应急预案(通用3篇)

施工方应急预案 篇1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理论经过多年推广,从小学到初中,从数学到语文,再到其他各科,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逐步推开,产生了积极、卓越的成效。认真推广尝试教学法的学校,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均已取得世人瞩目的一流教学成绩。陈旧落后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阻碍了学生能力发展和成绩的提升。尝试教学理论的创建者邱学华老师,以学习能尝试,尝试能成功为基本思想,从实际出发,从实践入手,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形成了一套通俗易懂、简便实用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强化自学意识,提升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质疑、思考兴趣,养成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创新思维的极为有效的途径。探索者为我们开辟了道路,先行者为我们行走在这条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被压抑的孩子们的心灵渴望我们用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方法对他们施以教育。同时社会也对我们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培养出更多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学习型人才。我们打破封闭僵化的状态,以虚心学习的态度,探索实践的精神,形成一套先进、实用的教育理念,及高效便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为学生的生命提升奠基。

为使尝试教学论在我校扎根、开花、结果,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逐步推动,扎实展开。

一、建立组织,形成制度

学校成立以张润林校长为组长,李引堂、苏维来、毕胜利、王爱国、刘桂英、薛艳丽、康素英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骨干教师郑秀娟、于慧敏、董丽华、陈彩霞、刘建军、张杰、肖艳红、马颖娟、张卫华、王建平、赵庆丽、王艳梅、张雪飞、李雅华、时雪婷、张丽、刘丽、黄兰、唐济秀、赵艳红等老师为核心实验组成员,形成每周一次教研,每人每月一次公开课,每人每学期二篇论文的工作制度。争取形成我校独特的推广经验,力争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习,掌握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人民教育》出版了专辑介绍共计62页,我校已购买了100本,要求所有班子成员及任课教师要通读全部内容,并以《我对尝试教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设想》为题,写出文章,用于校内交流,并编辑出版校内论文集。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此类书籍,供大家不断学习。对于各地举办的尝试教学培训,我们也将派出专门人员予以参加。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尝试教学理论不是空洞的思想理念,它是在实践方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升华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使之指导我们的实践。每节课,课前让学生在预习中尝试什么?课上怎么尝试?学生在尝试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利用学生尝试的资源,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尝试中、尝试后教师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做到:精讲、少讲,甚至不讲。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都需要应用者有创新的意识,有思考的习惯,有相互交流、探讨的多种场合,同时还要不断动笔,积累案例等。

各位同仁,这次推广尝试教学理论,我们不是在追潮流,求时髦,钓取什么名誉,而是我们的教学确确实实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按照保守落后的方式继续下去,不但教学质量上不去,还会使我们的学生陷入僵化、被动的学习状态,贻误他们的一生。所以希望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对事业负责,对于我们的孩子终生负责的态度,学习、实践,力争在新的道路,实现每名教师不断发展,实现我校的不断超越。

施工方应急预案 篇2

我公司在此工程中使用电动吊篮,电动吊篮由吊篮结构、吊挂、电动提升机构、安全装置、控制柜、靠墙托轮系统及屋面悬挑系统组成。

从结构的三段作为固定点起放吊篮,使用吊篮时要注意安全。

使用电动吊篮的安全生产注意要点是:

1、每天作业前,须使吊篮上升、下降数次,经确认无故障后,才能投入作业;

2、严禁超载进行;

3、风速超过四级风时,不得登吊篮工作;

4、不准在吊篮内进行焊接作业;

5、在吊篮上施工人员应带安全帽并佩带安全带,必须事先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6、当吊篮停于某处施工时,必须锁紧安全锁,当继续升降至某施工点时,再打开安全锁;

7、安全锁只允许在所规定的安全限期使用。每天工作开始前,应用手向上抽动安全绳索数次,当确认其灵敏有效后,才可使用吊篮;

8、安全钢丝绳下端应用坠绳器坠紧,使其绷直,否则容易使安全锁连续锁绳,一旦锁绳,可将吊篮提升,使安全锁自动开锁,切不可硬性敲击;

9、钢丝绳上不得有油、结冰、结霜,发现有断丝、松股或扭伤,必须换新时,应选用规格符合要求的钢丝绳;

10、在吊篮操作平台上必须存放手提电动工具或建筑材料时,应注意保持吊篮平稳无倾斜现象;如在吊篮升降过程中发现有倾斜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机,调正到水平位置后,再继续升降;

11、发现故障后,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除,不得升降;

12、作业完毕后,应将吊篮停在指定地点,停机处,应预先铺好垫木;

13、严格贯彻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润滑作业,控制电动机温升,不得超过规定;

14、安全锁必须按规定日期进行检查和实验。

高处作业吊篮简介:

高处作业电动吊篮其构成如下:

1、上支架系统:上部支架系统采用矩型无缝钢管拼装而成,支架尾部压配重对吊篮进行平衡,无需在屋面采取预埋,整个支架系统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根据不同屋面结构的要求进行调节。

2、吊篮升降及保护系统:吊篮采用电动方式升降,整个系统由提升机,安全锁,钢丝绳三大部分组成,提升机工作速度为7-9m/min,钢丝绳由工作绳和安全绳组成,配以自动安全锁,保证电动吊篮在断绳或倾斜等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在10至20cm范围内自动停机。

3、工作平台:吊篮工作平台采用由矩型无缝钢管制成的标准节拼装而成,工作平台工作长度可根据不同结构要求在2.5m-5m-7.5m范围内进行调节组合。

4、电器控制系统:电动吊篮每台配有一个独立的电气控制箱,对吊篮的升降,调平,超高限位进行控制,同时可方便地从配电箱内接取36v,220v电源用于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此项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

施工准备:

1、电动吊篮由我方运抵施工现场手,由我公司方利用塔吊或升降机将电动吊篮各部等运抵屋面或相应的安装位置。

2、电动吊蓝总配电箱设置在大楼顶部,须配备三相四线制电源插座,(电动吊篮工作平台设备功率为3.0kw/台)。

3、由施工现场提供住房供吊篮现场管理人员住宿及配件储备使用。

4、吊篮悬臂安装屋面钢管架搭设或墙体开孔,(此项针对工程情况而定)该项工作由我公司完成。

5、清理屋面、拆除防碍吊篮安装的物件。

吊篮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1、安装组织:由出租方负责吊篮的安拆。我公司提供劳动力,电动吊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并经试车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2、在释放钢丝绳时必须注意加强上下部作业人员的联系,协调好上下部作业人员的配合关系。

3、参与安装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在支架就位、钢丝绳释放、吊篮上墙及安装调试等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

4、吊篮安装验收时,应特别注意对吊篮运行范围内的障碍物的排除,施工、安装的电焊把线不得靠近或缠绕在吊篮钢丝绳上。

5、应保证各部件安装位置的正确,各螺栓连接处应紧固,外露的螺栓、螺母应涂黄油。

6、挑梁:

⑴根据施工现场选定采取适当长度的吊篮,两挑梁间主钢丝绳的距离应与吊篮上两卷扬机间的进绳孔距相合。

⑵吊篮上部悬挂机构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2。

⑶挑梁的伸出端设计长度为1.5米以内,当需要加长伸出端长度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计算平衡力距,适当降低额定载荷,加大配重,加强力臂的刚性等,方案措施必须经施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⑷用索具螺旋扣将加强绳拉紧,在空载时,应将前臂的前端拉至向上30mm左右。 ⑸加装规定的配重,每根挑梁的配重为500kg。

7、吊篮架:

⑴将底板、护栏、支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插入后再分别均稀的紧固,不得一次性的将一颗螺栓拧紧到位。

⑵护栏与底板连接的螺母应在上方向,护栏与支架连接的螺母应在内方向。

8、钢丝绳:

⑴挂、放钢丝绳时,不允许出现扭折、挤压,否则,吊篮运行到该部位时会出现卡阻。

⑵限位盘应装夹在保险钢丝绳上需要限制吊篮运行的位置。

⑶将钢丝绳穿入机体后,对端部多余的钢丝绳应将其卷绕捆扎,离地悬空,自然垂吊,避免钢丝绳受损伤后影响使用。

9、电控箱:将电控箱挂装在吊篮中部的适当位置并进行固定,避免晃动,以保证电缆接头的可靠接触。

10、检查:

⑴各螺栓、电气、挂接点等连接处应紧固、可靠、无松动、缺件等现象。

⑵启动开关,应灵敏可靠,卷扬机单机和双机的启、停、正反转应正常,限位开关应能可靠的断电。

11、试车:

⑴将吊篮装载600kg负荷开动吊篮升至离地约1米高处停住,吊篮运行应平稳,停车制动应可靠,无下滑现象,保险器处于正常状态,悬挂机构是否稳定安全可靠。

⑵离地(请关注)约3米高度内,往返升降不少于3次:要求吊篮运行应平稳;操纵电控箱按钮和手握按钮,能可靠的控制卷扬机的单机和双机启动,实现吊篮的平衡调整;在横批吊篮倾斜约8°时(7.5米吊篮单边低约550mm),保险器应能可靠的工作,使吊篮停止下滑。

⑶当试车检验合格后,租用双方应在"电动吊篮安装检查验收单"填写相关检验意见或结果。

12、经安装试车验收后的电动吊篮,施工单位在使用时还按照国家有关施工要求和劳动保护等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3、吊篮的验收:吊篮安装完毕后,需由我公司和出租方按《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检查验收单》上规定的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字后方可使用。

使用全封闭内外双排外脚手架,使用时应注意:

(1)、脚手架应坚固、稳定,能满足施工应承受的荷载与气候条件,在荷载作用下不变形,倾斜、摇晃;

(2)、脚手板的铺设要严密、牢固,脚手板两端,严禁存有探头板;

(3)、木制、竹制跳板在施工前必须检查,跳板本身有无不安全因素存在,如裂纹、残边;

(4)、横杆卡扣要牢固,无松动、脱落、打滑等现象,与楼体拉接点要牢固;

(5)、凡2米以上脚手架挂立封安全网且将网的下口封牢,每6米用安全网作防护层。

施工方应急预案 篇3

一.总则

1.为确保浙江省省直机关后勤房地产开发公司政苑公建项目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有效地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灾害,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政苑公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应急预案的目的和原则: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优先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做到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面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触电、倒塌、坠落、塌方、火灾以及机械伤害事故的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都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冷静有序、团结协作,遵循快速有效处置、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在现场实施监理业务中,一旦发现存在各种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隐患或发现事故预兆及险情时,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地告知施工单位,指令施工单位在有效的时间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或准备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4.本预案适用于政苑公建项目安全监理单位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

1、施工现场项目监理部应根据工程投资规模较大;工地紧靠交通要道,车辆、人流往返频繁;周围居民身份特殊复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的特点,编制现场监理项目部应急预案,成立相适应的应急组织机构。

2、监理项目部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召集人:

3、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一旦成为灾害或是重大人员伤亡,监理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全体成员必须在接到通知或得知信息后,立即赶到到场,参加应急工作。

三.报告程序

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人员伤害,工程施工的险兆、险情等,现场总监或总监代表、安全监理人员、专业监理人员应立即向浙江省省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部报告,一般事故6小时内,重大事故半小时内。公司工程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业务主管领导报告。与此同时总监理工程师或其代表应向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报告。

2.公司工程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在报告监理公司负责人的同时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按事故程序逐级上报。

3.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工程部负责人参与施工现场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

四.应急预案职责:

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作为建设工程参建单位之一,我们监理项目部应该尽到安全监理的职责。

1.现场监理机构的当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离开现场,自始自终应该了解现场情况、起始过程和发展、并保持信息畅通。协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保护好事故现场。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事故,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总监代表、安全监理人员、专业监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和本监理公司负责人报告。同时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各类事故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进行报告。

3.对火灾、火险应参与扑救,并立即向城市消防部门求救(“119”呼救)。

4.对管线事故立即向管线主管单位报告处置救援。

5.对人身伤害事故、除现场人工自救外应立即送专业医院机构抢救或打“120”电话呼救。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时,监理项目部立即填写“监理项目施工现场人员伤亡事故速报表”(表见附件)书面报公司。

7.应急工作组的全体成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保持讯息畅通。

8.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引发的社会投诉,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接待,安抚工作,积极地缩小事态及其影响和危害,并对施工引发的因素立即进行整改和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做到不扰民,不侵害社会公众利益。如发生重大社会投诉应报告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并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积极应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媒体报道。

9.现场监理机构应对建设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突法事件、事故处置必须积极、慎重、冷静、规范地处置,在任何情况下坚守岗位,配合建设单位,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正确,果断地启动紧急状态下各项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力量、落实措施、努力把时间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危害和损失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

10.在参于控制事态发展的抢险同时应配合建设单位利用一切先进的、可行的技术手段收集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影视、声像、文字、语言、实物证据,以利对事件、事故的调查,取证和索赔。

11.发生事故或险情后,现场监理项目部的一切文件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均应立即封存,不得将资料外传,同时也不签认外来文件和资料,发生可能危机文件、资料的险情应立即将文件、资料转移至安全处。

五.有关救援主管部门及人员

1、火灾扑救指挥中心电话119

2、市救护中心电话120

3、公安报警电话110

4、地区自来水、煤气、电力保修电话;

5、主要人员电话(手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