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方案【实用三篇】

时间:2025-08-18 19:50 活动方案

创建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方案(精选3篇)

创建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标

春运工作方案旨在保障春运期间旅客的安全、顺畅出行,确保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春运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质服务:提高春运服务质量,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升旅客满意度。

科学调度:加强交通运输调度管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

协同配合: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春运期间的'各种挑战。

三、工作措施

制定春运预案:根据历史客流数据和预测,制定春运期间运输计划和应急预案

加强安全检查:对运输工具、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优化运输组织:合理安排运输计划,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输效率。

加强信息监测:实时监测客流情况、运输状况等信息,及时发布春运动态。

强化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应对春运期间突发事件。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春运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春运安全知识和出行指南,引导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四、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运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春运期间的各种挑战。

加强值班值守: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春运期间值班人员到位、信息畅通。

创建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方案 篇2

创建“百岁健康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人民群众健康长寿和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根据省市县要求,我镇在创建“百岁健康县”工作的引领下,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百岁健康镇”创建工作,力争早期实现“百岁健康镇”的创建目标,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把湖南省建成第一个百岁健康省”的目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健康长寿第一,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以大力普及自己保健知识和推广自然疗法为抓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五个东安”的顺利实现。

二、目标任务

创建“百岁健康镇”重点在农村。要把创建“百岁健康镇”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新农村建设并部署一道进行。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组织开展各种强身健体活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创建“百岁健康镇”工作要全面部署,从创办试点入手。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先办好试点村,探索并取得经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巩固完善好20__年创办的茶亭社区、桐子山村。确定20xx年创建百岁健康村(前进社区、紫水社区、莲塘村、虾塘村、牌楼村、陡坡村、神仙桥村、湖塘村等),20__年创建百岁健康村的:都塘村、宥江桥村、白牙甸村、茶源村、大塘村、杳脚村、麦牙村、仓头村、弹夹村、梨山口社区、山子岭社区。20xx年创建百岁健康村的龙溪社区、苍子岭社区、柳溪村、小力村、新屋村、大丘村、小埠头村、周塘村、文星村、水井村、鹿鸣村、官田村、杨家村等。20xx年创建百岁健康村的为井门口村、水口村、炉头江村、烟竹村、了井塘村、小心田村、十字路村、小车村、仁山村、案塘村、秦塘村、京口村、长寿村等。争取在20xx年达到省市确定的目标。

三、创建标准及考核验收

(一)“百岁健康镇”的'标准是:60—69岁的老人中,健康老人占80%以上,70—79岁的老人中,健康老人占70%以上;80—89岁的老人中,健康老人占60%以上;90岁以上老人越多越好,其中应达到联合国人口组织提出的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有7.5人的标准。

(二)百岁健康村(社区)的标准:

1、村(社区)里必须有老科协组织;

2、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单位;

3、村、支两委必须参加百岁健康村领导小组;

4、人人知晓省老科协规定的“健康老人”和“百岁健康单位”的标准,并制定工作计划

5、参加评比的村必须有三年以上活动历史;

6、制定了开展各项健身活动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落实。村民人人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以自然疗法为主的自己保健锻炼健身法;

7、经常开展《中老年自己保健》期刊的学刊、用刊及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对防病、治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实际应用率达到90%以上;

8、对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每年体检;

9、关爱、关照、扶助空巢、孤寡、残疾老人,使他(她)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行一帮一的扶助方法,让他(她)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开展关老、爱老、孝老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10、村里的居住环境及村民卫生习惯、卫生行为不断改进,疾病和医疗费用不断减少,得到当地党政领导与群众的赞誉和拥护;

11、要有探索创新的亮点。

(三)健康老人的标准是:年逾古稀高寿,生活自理自如,劳动力所能及,精神乐观豁达,很少生病吃药。

(四)考核验收:

1、考核验收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

(2)坚持实地核查,严格执行标准。

2、考核验收标准(见上述的十一条标准)

3、考核验收对象:经乡镇、县、市老科协逐级考核后上报的示范村先进单位,经省老科协考核验收合格。

4、考核验收的方式:省考核验收小组到场逐项打分。

5、评分标准(共110分),每条满分为10分。

四、创建“百岁健康镇”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白牙市镇创建“百岁健康镇”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廖祝春任顾问,镇长王湘钧为组长,组织部长陈建荣为常务副组长,老科协会长为副组长,成员由镇老科协,老年保健协会成员、卫生院长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党政办主任张学军为办公室主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督查、切实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各创建村要成立创建“百岁健康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书兼任,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并把创建工作列入村支两委工作重要议事目标,各创建村要按照章程成立村老科协组织。老科协理事会成员全力以赴抓好该项工作,同时要带动会员,发动村民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创建活动。

(二)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要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要领导组织落实,村两委干部组织实施,各个部门大力配合,全镇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镇直个单位和部门全力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各个创建村要把“百岁健康村”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做到六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责任措施到位、创建经费到位、活动项目到位,共同为快速推进创建工作献计出力。

(三)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各创建单位要摸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底子,建立健康档案,创造条件每年组织健康体检。镇老科协创办“老年门诊”,为农村老年人服务。同时要办好行政村和社区卫生室和自然疗法服务室。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认真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特别关爱、关照、扶助空巢、孤独、贫穷、残疾老人,让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与世融合、健康长寿、晚年幸福。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敬老尊贤好媳妇、好儿孙以及健康老人评选活动,促进和谐村庄、和谐街道、和谐邻里、和谐家庭建设。

(四)大力开展各种健身活动。每个创建村要办起老年大学,组织中老年人学政治、学科学、学保健。每所学校要开办以自然疗法为中心内容的卫生保健班,学习实践自然疗法知识。每个村要选3-5名有文化、有奉献精神的中老年同志参加上级培训,成为推广自然疗法的骨干。

(五)大力学习宣传保健知识,加强乡村环境治理。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标语、电视、网络等媒体强化宣传,使创建“百岁健康镇”的意义和“健康老人标准”以及“百岁健康村标准”做到家喻户晓,并组织好《中老年自己保健》期刊的学习及卫生保健宣传科普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防病治病知识的普及、知晓率和应用率,加强乡村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六)强化考核,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健康推进。年终把创建“百岁健康镇”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范畴,量化分值,定向考量。对创建工作抓落实有成效的村年终予以表彰。

创建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方案 篇3

根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__年海南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卫宣传函〔20__〕27号)要求,五指山市将创建海南省第七批“全国健康促进市”。为推进我市创建海南省第七批“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如期完成国家健康促进市创建各项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要求,以《全国健康促进县(区)项目工作方案》依据,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机结合,落实减盐防控高血压等综合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的考评验收,并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市”称号。

(二)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至20%,吸烟率下降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其中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及以上等级。

(三)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机制。

(四)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发挥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五)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五指山实际的、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促进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市“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负责落实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邢小丽兼任,副主任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谭世海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

(二)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具体组织推进落实《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指标要求。负责指导全市日常创建工作,做好对“组织管理、健康政策、健康场所、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健康人群”等各项指标材料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迎接国家考评验收。

制定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开展督导检查,掌握各部门的落实情况,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牵头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建设重点任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四、工作内容

(一)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机制

1.建立覆盖村(居)、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要配备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队伍。要求辖区内医院(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内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将健康与人口计生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基层卫生计生融合模式,促进计生服务人员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作用。

(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1.开展需求评估(基线调查)。全面了解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

2.确定优先领域。结合健康促进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全市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可根据实际调整需要干预的优先领域。

(三)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建设无烟环境。全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等为无烟单位,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

3.全市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4.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和设施。

5.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6.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基层实际的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工作发展有效机制。

(四)营造社会氛围,广泛舆论宣传,提高健康促进市认知

1.加强健康促进市的多形式宣传,提高对健康促进市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2.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市理念,宣传各类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为健康促进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时间安排

根据“全国健康促进市”项目统一时间安排,我市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召开启动会议,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时间:20xx年7月)

召开全市启动仪式大会暨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训班。印发《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承诺书》,成立我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

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达标。(时间:20xx年7月-20xx年8月)。

各单位、各乡镇政府和村(居)委等相关单位根据职责制定本单位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创建支持性环境,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市建设。

第三阶段: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整理建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国家验收。

六、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通力协作

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要与“双创”工作紧密结合,借助创卫指导平台作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与创建健康城市、健康乡镇,建设健康乡镇、生态村、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公室、市爱卫运动服务中心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创建指导、技术把关、督办协调职能,确保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无烟单位的机构达到健康促进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的考核标准,并督导重点部门、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保障健康促进市各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落实健康促进工作。市卫生健康委要牵头做好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在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完成基线调查,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组织开展各项综合干预活动,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前提交材料。

(二)细化目标责任,严格目标考核

按照“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按年度细化分解创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把创建目标层层落实到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开展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力争达标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发展一项。

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照指标定期进行自查。对任务完成好、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市健康促进工作进展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理解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任务,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市委宣传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创建工作。每年全市要组织1-2次大型宣传活动,在主要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地带设立户外广告宣传牌或利用户外电子屏幕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栏的主阵地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促进知识,努力营造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