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单位气氛营造方案(精选3篇)
春节单位气氛营造方案 篇1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危险化学品经营、使用及烟花爆竹零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事故的发生,根据《黔南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春节”“两会”暨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黔南安办函〔20xx〕1号)和州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黔南州“春节”“两会”暨岁末年初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南应急管发〔20xx〕3号),县安委办关于印发《罗甸县开展“春节”“两会”暨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罗安办发〔20xx〕3号)、《罗甸县“春节”“两会”暨岁末年初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罗应急发〔20xx〕6号)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立凤亭乡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王建木乡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综治中心,罗朝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丰元芳同志具体抓好日常工作。
二、主要内容
(一)大排查主要内容
1.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各环节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防火、防冻、防爆、防泄漏、防中毒等安全措施。重点对加油站、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化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2.检查烟花爆竹储存、经营、使用各环节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重点排查未经许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店销售非法经营烟花爆竹,擅自变更经营地址,超量储存烟花爆竹等违规行为。
(二)大整治主要内容
危险化学品:
1.依法通过有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的.情况;
2.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情况;
3.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
4.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经费,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的情况;
5.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情况;
6.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学生受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其教育培训档案的情况;
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及按规定办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情况;8.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
9.对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的情况;
10.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情况;
11.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情况;
12.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与对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情况;
13.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问题的情况;
14.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以及向从业人员通报的情况;
15.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有关应急预案备案的情况;
16.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兼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以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的配备、维护、保养的情况;
17.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18.按规定开展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特殊作业以及储罐切水、液化烃充装、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的情况;
19.《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中规定的重大安全隐患。
烟花爆竹:
1.节前停工停产准备情况以及节后复工复产条件是否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2.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照抄照搬,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其他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未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全面,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合理、落实不到位;
5.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未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采取闭环管理;
6.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7.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缺少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未按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8.《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中规定的重大安全隐患。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xx年3月5日,此次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分三个阶段同步进行。
(一)全面部署阶段。制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
(二)排查整治阶段。一是应急管理办、派出所、各村形成合力立即对辖区所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零售店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生产经营单位工作情况必须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二是要开展安全生产全覆盖检查,一般隐患和问题要下达执法文书,责令整改到位,重大安全隐患报县级安委办挂牌督办,对自查自纠走过场或敷衍造假的,必须采取“公开曝光”等形式进行惩戒。
(三)总结提升阶段。于20xx年3月5日前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和工作总结一并报送至县应急局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工作。要高度重视,工作人员要认真、严格、负责地开展检查,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动员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确保工作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二)要严格、规范、精准执法,着力消除安全隐患。检查过程中要严要实要细,要清晰记录检查项目、检查意见和整改要求以及检查责任单位、责任人。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重大隐患要一律挂牌督办,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及时报送县应急局。
(三)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要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绝不允许得过且过。要加大监督力度,对存在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停业单位或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盯死看牢,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坚决防止停不下来、停而不整等情况。要通过开展安全大检查,依法整改消除一批重大隐患,停产整顿一批严重违规违章企业,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严厉惩处一批非法违法单位责任人。
春节单位气氛营造方案 篇2
为切实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漳州跨越发展,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两节”期间,结合践行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慰问活动,让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送温暖慰问对象和范围
(一)停产半年以上或已进入关闭破产程序的国有、集体困难企业及其他困难企业等经济实体;
(二)企业特困职工;
(三)已进行失业登记的特困失业人员。
上述特困职工和特困失业人员是指本人及家庭因病、因灾、因家庭成员变故、夫妻双下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生活严重困难,当前生活状况属于本地区、本单位的'特别困难人员(家庭人均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三、送温暖慰问活动时间
全市送温暖慰问活动,从20xx年1月1日开始,至20xx年3月5日(元宵节)结束。具体活动时间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安排。
四、送温暖慰问活动内容
“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发文之日起至20xx年12月20日) 1、组织调查摸底。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对本级、本部门困难人员进行走访摸底,并按照本方案要求,确定拟慰问的企业和人员名单。困难企业经主管部门确认,困难人员经企业或社区确认并张榜公示后,及时报送申报材料。如发现上报的材料不实,存在擅自扩大慰问对象和范围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取消其次年补助资格。
2、制定活动方案。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要结合实际,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将送温暖慰问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20xx年“两节”期间的送温暖慰问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1月10日) 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送温暖慰问活动的意义,不遗余力的宣传送温暖活动中涌现出的感人事例和历年送温暖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的优良氛围。
第三阶段:慰问阶段(20xx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1、深入基层慰问。要集中人力物力,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驻村蹲点等方法,深入了解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努力协调解决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问题,防止慰问走过场、流于形式,真正做到送温暖活动进家庭、走企业、访贫困、问冷暖,关心职工疾苦,了解企业困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开展慰问方法。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务求工作实效。针对困难企业和困难人员的不同困难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不同帮扶需求等情况,可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物资、送资金”等多种慰问形式。二是把慰问活动同日常工作相结合。三是丰富活动内容,促进社会和谐。有条件的地区、企业,通过开辟返乡专列、帮助预订返乡车票等形式,为外来务工人员顺利返乡过年提供各种方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系列活动,丰富留漳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我市度过一个欢乐、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2月25日至3月5日) 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对本地区、
本部门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情况、典范经验和创新做法要及时进行总结,于20xx年3月1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市人社局,市人社局将汇总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五、慰问活动的资金筹集
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要尽快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提前安排落实慰问资金。各县(市、区)、市直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在送温暖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原则,规范程序、加强监督,确保送温暖资金真正用于困难企业和特困人员。
六、慰问活动的相关要求
1、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市直相关部门要提前调查摸底,将拟慰问的企业和人员名单进行汇总。各县(市、区)于20xx年12月20日前,将(附件3)报送市人社局汇总;市直相关部门于20xx年12月25日前将(附件1)和(附件2)一式一份报送市人社局。
2、送温暖慰问活动中,要做到轻车简从,简化接待。着重解决实际问题,不作表面文章。
春节单位气氛营造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以下“十个一”工作:
一至六年级:
1、参加一次中华经典诵读假期实践活动。通过阅读与春节有关的名篇、典故,观看春节文艺节目,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春节游艺活动,了解春节、元宵节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2、做一件有意义事。鼓励下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做好事、献爱心,积极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新春期间,为家庭、为伙伴、为邻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3、编写一条祝福短信。设计一条祝福短信,发送给自己的亲人,老师,以短信的方式拜年。短信倡导自己动脑编写,不强调语句的工整,注重短信内容所蕴含的祝福。
4、许下一个新春愿望。引导学生对新一年的学习、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整体设计。
5、拍一张新春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图片,表达未成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至六年级:
6、创编一份“节日小报”。通过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7、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8、编一幅新春对联。倡导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自己创作春联,动笔写春联,使春联这个传统的习俗传承下来。
9、讲一个新春故事。引导学生收集春节来历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写出来,给小伙伴看。
10、日行一善。结合诵读《弟子规》,参照“日行一善从家做起”评价表,自觉养成敬老爱亲的好习惯。
三、活动要求
1、各班要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作为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作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班级工作总体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实。
2、“我的新春愿望”书面材料、新春图片、新春贺卡、“做一件有意义事”活动图片和“节日小报”,有关班级下学期初各上交两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