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精选3篇)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1
按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机制,县安委办联合县减灾委、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召开了20__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分析会,总结了一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重点分析了第二季度全县面临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出风险,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第二季度全县气象趋势预测
20__年4~6月全县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等级,预计降雨量在350~600mm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各乡镇偏少2~5成,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上年同期略多;20__年4~6月平均气温在23.0~26.0℃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各乡镇偏高0.5~1.0℃,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易发。
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突出风险分析
(一)一季度安全生产情况。一季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深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二季度各行业领域风险分析。
1.煤矿领域突出风险:一是当前煤炭等大宗商品仍处于高位运行区间,煤矿行业利润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冒险组织生产追逐利益致生产接续失调、超矿井灾害治理能力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高;二是即将进入汛期,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测防治水难度加大。
2.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风险:一是农村地区春耕备耕全面启动,集体务农务工出行增加,将迎来春播春种、采茶植树等活动的高峰期,农用车非法载人、超载等风险突出。二是天气转暖,群众踏青、短途出游集中,加上“五一”小长假,旅游景区及通往景区的道路车流量将明显上升,自驾交通安全风险加大,交通安全风险突出,保安全保畅通的任务艰巨繁重。三是气温升高,“两客一危”等车辆性能下降,长时间、大载量行驶的车辆发生制动失效,磨损自燃和疲劳驾驶等危险因素引发事故的风险加大。四是高铁建设项目工区内工程车辆多,隧道内行驶条件差,车速过快印发事故的风险高。
3.建筑施工突出风险:一是在建工地存在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安全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设施未落实,设备检修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市场疲软,开工在建的工地安全投入下降,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混乱。三是汛期临近,建筑工地边坡稳定性下降,发生滑坡、沉降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四是高铁建设项目桥隧主体工程接近尾声,思想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松懈印发事故的风险高。
4.工贸行业突出风险: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不到位。二是从历年事故规律分析,二季度冶金、建材、轻工行业事故多发,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和触电是主要的事故类型,农民工群体是事故高发群体。三是雷电大风、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机械伤害、电击等事故风险增加。
5.非煤矿山突出风险:一是汛期露天矿山边坡易产生垮塌危险,排土场边坡易产生失稳危险;二是露天矿山雨季边坡悬浮石易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发生;雨季设备受潮、未保护接地等、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雷雨天不按规定进行爆破作业,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路面湿滑、坡度大、弯道多,易造成工程车辆伤害事故发生。三是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专门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且流动频繁,“三违”作业行为时有发生。
6.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突出风险:一是夏季雷电天气频发,易引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温度、压力、可燃气体监测等报警设施损坏而引发的事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装卸过程,因雷击引发燃爆风险增大。二是进入汛期,暴雨等强降雨天气频次增加,存在危险化学品罐区积水、排水系统堵塞和事故池溢水等风险。强降雨造成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油气化长输管道易造成拉裂泄漏,继而引发燃爆、环境污染等事故。三是进入6月,对高温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存在泄漏、气化加剧等风险。高温天气对人的判断力和精神集中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员工中暑引发误操作等风险增大。
7.消防突出风险:一是网格化系统使用率不高,未将县城、乡镇“九小”经营场所问题隐患及时录入“三张清单”,管理力度不够,监管不力等问题,火灾隐患长期存在。二是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电气设备老化及故障等易引发火灾。三是木质连片村寨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农村自建房防火间距不足,区域内部通道狭窄,消防设施不完善。
8.旅游突出风险:一是荔波即将迎来旅游高峰期,长时间停运的景区设施设备重启使用时可能存在检修不到位、不全面,未执行设施设备试运转直接投入使用引发事故。二是存在景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旅游新兴业态手续不全、“带病”运营等安全风险隐患。三是旅游景区内船舶、船员相关证照不齐或过期,船舶违法超员超速。四是极端天气下水上游乐设施设备安全风险增加,观光竹筏、游船等发生翻船的风险增加。五是旅游项目经营单位应急演练不到位,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导致处置突发事件不及时不到位引发事故的风险高。
9.特种设备突出风险:一是大风雷电天气增多,冰雪水世界和旅游景区的游乐设施存在因天气原因临时停机,导致乘客被困而引发恐慌的风险加大。二是进入旅游旺季,酒店、商场、景区、机场、车站、游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存在超负荷运行等风险。三是住宅小区内大龄用户使用电梯时不会紧急求助被困电梯和不规范乘坐电梯引发事故风险较高。
三、第二季度自然灾害突出风险
1.森林火灾风险:一季度部分乡镇发生森林火灾,二季度任处于高火险期,群众农事用火,重点人群盯守,进山火源管控,雷电火灾等风险依然很突出。
2.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二季度将陆续进入主汛期,一是建筑工地、煤矿、非煤矿山等行业随着汛期雨季到来,施工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高边坡、深基坑及洞室开挖、采掘活动等施工中次生地质灾害。二是山塘水库、临崖临水区域发生山地滑坡的风险增加。三是水电站度汛压力持续增加。四是城镇易涝区发生内涝的风险增加。
四、化解措施及意见建议
(一)强化责任担当,落实落细安全监管责任。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规定,以及《中央、省、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荔波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分工》明确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认真研究制定行管领域安全监管措施,全面排查化解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一域保全局。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行业领域要紧紧围绕坚决遏制新的重大事故这个总目标,通过主动承接国务院安委会专项督导帮扶,着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措施,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从严治理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以“打非治违”为契机推动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改彻底,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努力实现“减量遏大”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严格落实自然灾害综合防治措施。一是森林草原火灾要强化预警监测,落实好各项预警响应措施,高火险时段要靠前驻防,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重兵投入、快速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做到火灾早处置,坚决避免小火酿成大灾。二是防汛抗旱要加强汛前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要重点防范山地丘陵地区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发展变化,完善预报方案,强化会商分析,精准高效处置灾情。三是要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及时完成应急预案修编和应急演练演训并开展预案演练评估,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值班值守。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值班领导坐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要求,严肃值班纪律。各乡(镇、街道)及承担应急处置、减灾救灾职能的县直有关部门,必须由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坐岗,坚决杜绝“呼转值班”“替代值班”“挂名值班”等情况。县纪委、县值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值班抽查力度,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及时,处置高效。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县工信系统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部门,明确到责任人。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宣传周活动,制作宣传栏12块,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2期,悬挂过街横幅6幅,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政策和食品安全知识,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我局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食品安全办公室工作职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明确了目标责任,为顺利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突出重点,落实举措
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这一宗旨,我局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了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县境内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检查中,一方面检查企业生产经营食品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向生产经营人员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同时对部分购买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企业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投入不足,食品安全保障设施相对滞后;
三是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检测手段不够先进;
四是企业清洁生产工作不够扎实,环境卫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
二是加大整改力度,对不合格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限期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把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营性工作抓下去,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全县食品安全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3
8月19日,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县气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城市管理局等7家县减灾委主要成员单位,在气象局召开会商会议,对我县近期天气进行分析,对汛期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气象天气预测
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19日到20日我县阴天有中到大雨,部分乡镇有大暴雨。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9日夜和20日夜,本次降雨过程雨量大、势头猛,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
二、会商情况
县气象局通报了近期天气预报预测。据研判,我县伏牛山南麓沿线乡镇、白土镇、三川镇出现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较高;其它乡镇降雨量均要超过50毫米以上由于此次降雨过程覆盖区域可能与8月18日的强降雨区域有所重叠极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三、防范应对措施及建议
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群测群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一)尾矿库、水库方面。要严格落实尾矿库、水库安全监管责任,认真检查尾矿库、水库的排水排洪系统,确保排水畅通;要加强汛期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及时有效处置。极端情况下,各尾矿库企业要腾空库容,做好企业停产、限产工作,确保汛期安全。
(二)地质灾害方面。在出现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危险区,每处灾害点必须逐级落实具体责任人及监测人,按规定要求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发放防灾避险牌,要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落实防灾措施。
(三)交通运输方面。局部强降雨对流天气易造成船舶倾覆、公路挖方路段滑坡、落石以及因强降雨造成桥梁运营安全。特别是栾卢高速建设工程沿线,由于近期施工,易发生局部滑坡、泥石流,相关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组织人员对易塌方路段再次排查,特殊时期要做好道路交通的疏导和管控,必要时封闭危险路段。
(四)建筑施工方面。强降水、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易引发基坑设施及防护、塔吊及垂直运输机械、高支模、脚手架工程等重点部位发生次生灾害。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现场监管,制定极端天气应对预案,配备充足的救援物资及救援队伍,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立即组织科学抢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五)农业农村方面。重点对农村老旧房屋、房前屋后易塌方点进行排查、清理,对农村小支流、小河道涌堵及时清理。特殊时期要做好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及时做好农田内涝排水工作。
(六)城市管理方面。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易造成道路低洼处、下穿通道积水,引发积水路段交通受阻;暴雨导致的井盖移位,对行人、车辆有安全风险。相关单位要对县城城区及乡镇建成区易积水点的排水设备和警示标志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七)旅游安全方面。要重点防范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及时发布天气、交通等预警预报信息,引导游客理性安全出游。做好灾害天气、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